Discuz! Board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热搜: 活动 交友 discuz
查看: 870|回复: 0

[访谈录] 魏良坚:从宋朝美学找到极简 他用“不争”的设计照到美...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20-9-3 14:36:42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
和很多设计师,魏良也喜欢去日本旅行。但与其他人有所不同的是,他并不一定要去设计感很的建筑,如美术馆,反而一些原生的古民居特趣。在他眼中,些不太多装性,只是基于粹的功能而做的建筑设计,更符合他身上那股“不争”的志趣:他更希望设计是加分,而不是去原有建筑的风头

1、有正能量才能放大产品价值
周三晚上七点半,走进上良设计在融汇江山的工作室时,我以为会看到设计师伏案忙碌工作的场面。但是令我颇感意外的是,这套有着无敌江景的大平层办公室里,一个加班的人都没有。这是上良设计主理人魏良坚一直强调“良性”的一部分。对于这个行业里较为普遍的不到凌晨不下班的惯例,他并不以为然:“我们更推崇良性的工作,工作时间内更高效地完成工作,而不是恶性的加班。”这种良性并不只表现在工作氛围上,从客户的选择,到作品的调性,再到社会责任感的体现,无一不体现着魏良坚的这种坚持。“我希望的是,产品的价值通过设计可以得到放大。在此过程中,设计师应该具有正能量,这样才能将好的理念体现到落地和执行上。

2、眼高,手也要高
公司名字中的“上”和“良”,都是好的意思,前者说的是设计,后者则是执行。在行业里闯荡多年,魏良坚看了很多idea很不错,落地时却因各种原因导致结果糟糕的案例:“设计师或机构在想法和执行力之间,很经常形成眼高手低的情况,我们则希望在两个阶段都会很好,眼高,手也要高。”完成这个目标的途径之一是筛选合适的客户。对于违反基本良性理念的客户,如坚持用非环保材料做名片的环保公司,上良设计一开始就会将其排除在服务名单之外。对于太注重商务部分的竞标方案,技术出身的团队也会因为“擅长”而直接PASS。上良设计服务的案例中,95%以上是与主理人或老板直接对接。这在魏良坚看来,沟通最有效率,成品的落地性更强,最接近自己想要的良性。

3、使命是照到事物美好的一面
对于设计师的社会责任感,提倡以良心和专业来服务客户的魏良坚尤为看重:“设计的初衷是传递美,但现在很多设计只为了追求眼球效应或欠考虑,会造成不良后果。”他举了小铁罐茶的例子,“如果今天我们一群人聊业务,可能要花很长时间,就要喝很多泡茶,从而产生大量废弃的铁罐。”对于去年央视曝光的天价岩茶,魏良坚也觉得,因稀缺而贵可以理解,但茶本身是饮用品和一种很好的体验,太厚重的设计包装就会让茶失去了这些本质。这种除功能以外的良性,彰显着他有自己更为执著和专注的角度:“我认为设计师的使命就是用一双眼睛,去发现事物的美与丑,我们要用设计照到事物美好的那一面,并将其呈现出来。


4、不能提供价值不会得到尊重
刚进入平面设计行业的头几年,让魏良坚备感压力的除了工作量,还有那些设计价值为零,只需要机械的美工就能完成执行的纯商业设计“设计师提供不了太大价值的时候,就不会受到尊重。”他体验了自己和同事们的专业不被认可,疲于应付客户一次又一次修改意见的过程,“往往是团队里一个人崩溃了,换另一个顶上。设计师只有辞职,才能真正地远离这种项目。”虽然当时年轻的他心态较好,从那个过程中吸收了很多有用的经验,但他也在入行第五年时做了一次深入的思考。思考的结果是,当时的那条路,并不是他未来想走的。于是他辞职,并成为一个独立设计师。之前的口碑让独立后的他并不缺业务,还有了挑选客户的自由。随后他建立了自己的设计工作室,开始在良性设计的路上一路狂奔。

5、**大赛金奖作品中的生动和风趣
去年,魏良坚参加了某设计网站组织的中国首届**海报创意设计大赛,他的作品获得了金奖。在所有的参赛作品中,这组得奖的作品显得颇为特别:除主办方提供的LOGO外,画面中没有添加任何元素,通过LOGO位置与方向的摆放,将**主题的场景朦胧地勾勒出来。在组委会看来,这组系列作品产生了丰富的信息传递,完成了生动又不失风趣的视觉表达。“大量留白处理是此次创意的重点,通过身体局部的位置展示,让观者留有更多的想象空间。事实证明,恰当的留白确实可以使平面提升节奏感与延伸性。”魏良坚介绍说,这组作品从创意构思到执行,只用了一天时间,最大的挑战来自于“**”这个敏感性话题带来的切入角度和方式呈现,而最终作品中体现的简洁、趣味和想象空间,是他比较得意的点。


6、从宋朝的美学高峰中找到极简
魏良坚的这种留白和极简风格,一部分来自中国的传统文化,确切地说是宋朝。在他的眼中,宋朝的审美是一个高峰,是他汲取灵感的一个宝库。宋朝的纯、方、圆、素和质感中,藏着他推崇的极简美学:“一个好的例子是宋的汝窑,你看唐三彩都是花花绿绿的,但宋朝人敢于在花花绿绿中提出素朴的风格。”但在作品的表现形式上,魏良坚仍然认为普及度和潮流度更强的西方审美才是主流。他在东西方美学交融这个话题上一点不纠结。把中国传统的厚重和严肃的东西,用西方审美做优化,这就是他的态度。只是这个过程中需要极强的自控力:“做久了容易疲惫,疲惫产生惰性,一有惰性就会求安全,对设计的要求就降到了能过稿就好。”因此,他坚持用意念打磨自己以及团队的工作,争取让每个作品都成为当下的名片。

7、不过度包装,像拿一本书那样舒服
魏良坚的办公室里,还摆放着一款为客户设计的一款年份私藏白茶。他所接到的设计诉求很简单:给这款私藏多年,只用于朋友分享的白茶穿件衣服。在研究了客户的需求后,魏良坚抓住了“君子之交淡如水”这“不争”的概念,以接近布的手感的材料做包装盒,并设计了具有东方神韵的水滴图案作为主视觉。整个作品画面干净不赘述,也没做过度包装,他放弃了一般礼品茶做大做厚的原则,整个体系能薄尽量薄。一般茶的泡袋厚度是2.5cm,这款茶连盒子在内,做到了只有2cm。“这从人体工程学角度的考虑,这个厚度无论男女拿在手上,都像拿着一本书那样舒服。”更令他满意的是,包装盒用了对环境友好的可降解材料,盒子事后还可以作为生活收纳使用。设计上体现了“不争”的思想,执行的结果也是良性的,从这个作品,我们或许能够了解魏良坚和上良设计的初心。

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帐号?立即注册

x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Comsenz Inc.

GMT+8, 2025-7-23 02:30 , Processed in 0.051411 second(s), 14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Copyright © 2001-2020, Tencent Cloud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